野菊花介绍,以及野菊花提取物的应用有哪些?

2745 跨服战场 | 2025-10-15 09:40:16

【别名】 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植物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25~100cm。根茎粗厚,分枝,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枝。茎直立或基部铺展。基生叶脱落;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7cm,宽1~2.5cm,羽状分裂或分裂不明显;顶裂片大,侧裂片常2对,卵形或长圆形,全部裂片边缘浅裂或有锯齿;上部叶渐小;全部叶上面有腺体及疏柔毛,下面灰绿色毛较多,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托叶具锯齿。头状花序直径 2.5~4(~5)cm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或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总苞直径 8~20 mm,长5-6mm;总苞片边缘宽膜质;舌状花黄色,雌性;盘花两性,简状。瘦果全部同形,有5条极细的纵肋,无冠状冠毛。花期 9~10月。

【原料产地】 目前野菊花以野生为主,少量人工栽培,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生资源主产于河南息县、罗山县、商城县、潢川县、正阳县、新蔡县、遂平县、平舆县、上蔡县等,安徽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庐江县、无为县、临泉县等,湖北阳新县、大冶市蕲春县、浠水县、团风县、英山县、麻城市、罗田县、红安县,江苏,四川,广东,山东等地。栽培资源主要位于湖北省阳新县。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外观性状】野菊花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浅棕色,通常被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至棕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营养成分】野菊花中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其中脯氨酸含量较高,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次之,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1:2。微量元素Ca、Fe、Mg、Zn、Mn、Cu等含量最为丰富。此外尚含有野菊花多糖等图2 野菊花干燥物外观性状等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保肝、抗肺纤维化等作用;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功能性营养成分。

【功效物质】 野菊花中含有蒙花苷、刺槐素奎宁酸等酚酸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野菊花内酯等内酯类成分,具有降血压、调节心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野菊花酮、菊油环酮等挥发油类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野菊花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饲料应用】

1.改善蛋黄颜色:蛋鸡日粮中添加 2%~5%野菊花粉,可增加蛋黄色泽,还能预防球虫病和感冒。

2.缓解雏鸡疫苗免疫应激:野菊花提取物,雏鸡从30日龄起每日早、晚各饮喂,连续7d。可显著抑制血清中ACTH和CORT含量及下丘脑中CRHmRNA的表达,有效缓解疫苗免疫应激,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维持更长时间的抗体水平;提高雏鸡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

沟通方式:1734730162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