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禾
面临人才强国战略的严峻挑战和发展契机,在中国农科院创新团队快速发展、建设的前提下,我所已整合形成11个创新团队首批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农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青年科研人员是推动我所知识创新工程,提高国家资助创新能力的重要生力军,并发挥骨干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因此,良性、可持续性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我所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重中之重。目前,我所40岁以下青年职工约占我所总人数的50%,这已表明在我所的知识创新团队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比例越来越大,生力军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他们作为一支创新热情高、创新活力强、敢于挑战困难的高素质队伍,如何发挥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将成为我所在知识创新工程中面对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青年科技人才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的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
处于25-40岁之间的青年科技者,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资质最高的一代,也是竞争意识最强的一代。他们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能够抛弃条条框框,敢于挑战权威;改革开放使他们视野开阔;知识经济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互联网让他们脑中的信息海量增长;全球化锻炼了他们胸怀世界的魄力;同时,知识创新工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可以说,这个群体所面对的机遇、所掌握的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是前人不能比拟的,而青年科技者共同拥有的特质在科研领域中发挥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个性务实,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二)善于学习,易于接受各种新事物。(三)积极进取,富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四)勇于创新,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盛行个性张扬的时代也造成了当代青年科技者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尤其是职业生涯中个人素质和修养还需尚待提高:(一)团队精神需进一步加强。创新工程的建设要求进行整体、系统合作,而青年科技者多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待科研工作讲求实效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视野,缺乏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由于过分关注自身发展,社会集体意识淡化,所以青年科技者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也要“兼善天下”。(二) 综合修养需进一步提升。我所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像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思想和精神层次简单而纯粹,具有淡泊名利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青年科技者做到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因此青年科技者即使做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吃苦精神需进一步提高。青年科技人才要不断地向老一代科学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吃苦能力、抵御挫折的能力,才能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我们必定“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我所青年科技人才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的激励制度探讨
激励与被激励目标的需求相吻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正所谓“予不期多寡,贵当期急”。因此,本文试图针对于我所青年科技人才的特质,我所应该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建议和对策,在符合人才发展规律和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稳定、持续保持我所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国家队”的领先优势。
(一)创造发展空间
从我所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否满足青年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也决定了青年研究队伍的稳定性。中科院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者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从个人职业发展来看,大部分人希望在未来5年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的成果(占71.4%),并在专业技术领域获得进一步的职称晋升(占57.3%),只有9.0%的人希望转向从事科研管理或其他非研究类工作。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结合我所的客观现状,在实施新一轮岗位聘用时,可预留5-10% 高级创新岗位,用于聘用40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争取逐步使我所40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的比例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并鼓励中年科技骨干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同时,人事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把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情况作为计划结题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提升科研氛围
在日趋竞争激励的科研环境下,我所青年科技人才没有满足感,危机感时刻充斥着科研队伍。在此大环境下,我所应积极培养青年人才承担科技任务的能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另外,扩大博士后群体,增强博士后群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博士后已具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和相当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并且大多处于35岁以下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科技前沿的掌握也最及时。因此,博士后是最容易做出重要研究成果的群体。博士后的加入也给一个实验室注入了新鲜力量,有助于实验室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世界许多着名的研究所中,博士后往往是科研一线的主力。作为国家直属的科研机构,建议我所在博士后政策方面有所调整,从而构建出一支高质量的博士后研究队伍,培养成为首席科学家的得力助手。
(三) 争取科研项目
针对年轻的优秀科技人才,专门设置经费专项,比如设立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对研究所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予以适度匹配支持,这些为青年人才自由进行目标导向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会,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青年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平、公正,得到青年科技人才的青睐,我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率从2008年以25%的速率在逐年递增,资助的学科领域也从单一的预防兽医领域扩大到病源、微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涉及范围拓宽,从深度扩展到广度,说明我所的青年科技人才在获得国家自然资金资助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潜力。
(四)提高经济收入
具有优厚的酬薪、高尚的社会地位是青年科技者追求和向往的。调查研究,现今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里27-35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最为辛苦—在单位干的事情最多,而工资待遇最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文章要出,基金难拿;资历浅杂事多,行政人员的脸难看事难办。光明日报称,研究院所要提高青年科技者的福利待遇,不必为生计而分散精力甚至参与学术腐败,不断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过上(体面生活),对于提高我国的科研实力具有重大意义。这个年龄段的博士研究生,在欧美等国能获得丰厚的资金保障,这使得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而在我国,这个年龄段却正是生活压力最大的阶段,来自赡养父母的经济压力,维持生计的生活压力,并且缺乏兄弟姐妹分担压力的释放途径。目前,根据我所青年科技人才在中级岗位大量聚集的现状,可考虑建立针对青年中级人才的物质激励措施-提高工资收入。因此,我所能为工作在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一份较为丰厚的报酬,也是实现和衡量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总之,从根本上了解我所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金子的闪光点不能清晰的认识存在的发展弊端,因此,我所以青年科技人才的特质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在遵循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找、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有效的激励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在创新团队中的引领、示范和创新作用。完善的岗位体制、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入我所的科技队伍,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这对推进我所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