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保定市金诺兽药研究所建所70周年。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诞生于解放战争烽火之中,作为我国兽医科技创新的国家队,70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创造了一流的科技成果,在抗击动物疫病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大科技贡献,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一流动物预防医学科研机构。
1947年,辽沈战役前夕,陈凌风先生受中央委派来到哈尔滨,克服千难万阻,筹建兽医疫病防治研究所。1948年6月1日,哈兽研的前身——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处家畜防治所正式成立。
当时,动物的传染病肆虐,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前进的脚步。建所不久,陈凌风、袁庆志、沈荣显等研制的牛瘟疫苗投入应用,迅速控制和消灭了东北、华北的疫情。初战告捷后,1953年,沈荣显和同事们登上青藏高原。三年时间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为几十万头牦牛注射了疫苗,拔掉了我国牛瘟疫魔最后的盘踞点。
针对流行危害严重的牛肺疫,吴庭训带领的课题组研发了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推广应用后有效控制了疫情,为我国80年代最终彻底根除牛肺疫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
马传贫是困扰世界养马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马传贫的病原与艾滋病病毒同为慢病毒,国际学术界认为很难通过免疫防治该病。沈荣显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敢为天下先,历时二十余年,创制了世界第一个成功应用的慢病毒疫苗—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1976年起,共免疫注射七千万余马匹,有效控制了马传贫。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彻底根除马传贫。
卢道纯、马思奇、彭发泉、童昆周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国家和产业迫切需求为己任,先后创制了布病5号菌苗、猪伪鼻灭活菌苗、猪病毒性腹泻疫苗、马立克814弱毒苗等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产品,投入生产应用,为我国的动物防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一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
消灭牛瘟、牛肺疫和即将消灭马传贫是新中国动物防疫事业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我国二十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活动中,哈兽研创制的牛瘟、牛肺疫、马传贫和猪瘟等四种疫苗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动物医学领域“四大成就”。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应对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科技创新道路上,哈兽研人勇往直前,从未懈怠。
2003年,面对引起全国恐慌的“非典”疫情,哈兽研临危受命,承担“非典”病原溯源、动物模型和疫苗研发的科技攻关重任,为我国的“非典”有效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初,我国多省区爆发H5N1禽流感疫情,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科研人员深入疫区,埋头P3实验室,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及时准确确诊疫情;创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H5N1禽流感疫苗,及时投入生产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迄今在国内、外应用2300多亿剂量。
2017年,研制的H7N9禽流感疫苗在全国范围应用,有效阻断了禽和人的病毒感染。这些成果的应用保障了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H5禽流感新型疫苗的创制与应用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重大需求,哈兽研针对猪蓝耳病、仔猪病毒性腹泻、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口蹄疫、禽免疫抑制病、禽冠状病毒等严重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人兽共患病,开展富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防控技术创制;一批成果已经实现产业转化,产生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针对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蓝舌病、牛皮肤疙瘩瘤等构成严重威胁的外来病,以及尼帕、埃博拉、裂谷热、西尼罗热、MERS等新发与再发烈性人兽共患病,开展富有成效的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储备。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实施“创新工程”,哈兽研进入了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新时代”,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国家、社会和产业重大需求引导的科技创新为主体,成果产业化和研究生培养为支撑,三者紧密融合的“一体两翼”整体发展格局,奠定了建设国际一流预防兽医科学研究院所的坚实基础。
创新工程实施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我们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面向国际前沿凝聚重大命题开展基础研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围绕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评价与考核绩效机制;确立了长期重点任务责任目标导向、产出贡献匹配、质量效益优先的科研资源配置原则和薪酬分配原则;制定了更加有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转化激励驱动政策,更加充分激发了创新活力和潜力。
创新工程实施加速了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格局的形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培养造就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坚持立足自主培养与开放引进并重方针,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着。2017年,陈化兰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晓钧、李呈军先后获得优青基金资助。一批海外引进和本土成长青年骨干遴选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农科青年英才”。博士后成为创新的生力军,数量逼近全所科研一线人员三分之一。兽医学院渐成规模,在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超过500人,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后备军。培植了15支创新团队,形成了首席领衔、中青年为骨干、博士后和研究生为基础的团队架构,不断铸就人才结构合理,富有竞争活力的国家队。
创新工程实施推动平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第一个独立自主设计、建设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四级实验室投入运行,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具备大动物四级病原感染试验能力的实验室,作为国之重器,将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关键的平台条件保障。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轮评估获得优秀,研究所与国际同类高水平研究机构相比,创新能力和产出质量指标总体达到并跑,部分实现领跑。新建综合科研大楼、生物安全2级/3级动物感染设施、标准化SPF猪禽繁育基地等重要平台实施相继投入使用,形成更加完备的科技支撑体系。国际参考实验室和合作中心增加到5个,更加深度融入全球预防兽医科技创新网络,全面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创新工程实施带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逐步攀升。“十二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0余项,主持项目涵盖973、863、攻关、支撑、产业体系和国际合作重点等国家级项目。“十三五”,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过8个;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屡创佳绩,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取得突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陆续获得资助,在研自然基金项目达到80项,行业领军地位日益凸显。
创新工程实施促进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继续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开展前沿合作研究。拓展与印尼、埃及、摩洛哥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研究与技术转化合作,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创新工程实施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产出。多项具有重要影响的结果发表在Science等顶尖学术期刊。禽流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部分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所实现了三大类国家科技奖项全覆盖。创制了“H5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H7N9、H5N1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仔猪腹泻三联活疫苗”等产品,满足产业迫切需求。整合下辖维科公司和国生公司,GCP和GMP等产业技术转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产业转化链。2013年来向30余家企业转让产品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收益累计达10亿元。
历经70年的发展,哈兽研先后获得22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跻身世界一流的兽医科研院所行列。
70年来,哈兽研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开创了“抓党建、促创建,抓创建、带全面”的工作思路,凝练、践行了“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哈兽研精神。
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立足“三个面向”,瞄准“两个一流”,实现“率先跨越”,推动“整体跃升”。全面实施“创新工程”,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为维护人类公共卫生,为扞卫国家生物安全,提供坚强科技支撑;为实现科技创新强国梦不懈奋斗!
每一位哈兽研人,都因我们的过去无上光荣,因我们的今天无上光荣,也一定会因我们的未来无上光荣!
光荣属于每一位奉献的哈兽研人!
感谢、祝福每一位奉献的哈兽研人,感谢、祝福每一位过去、现在和未来关怀、支持和帮助我们的领导、同行和各界朋友。
让我们携手同行,怀着光荣与梦想,迈向新的时代!
哈兽研创新生命之树常青!
谢谢大家!